諧波治理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智能建筑中大量的電子設備及電氣設備產生的諧波對配電系統污染嚴重,原本運行正常的供配電系統效率下降、電氣火災、計算機無故重啟、電容器燒損、變壓器未過載超溫等“怪事故”的頻出無不與諧波有關,諧波的危害在建筑供配電系統中已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
從諧波的生成和最新進展視角入手,探討諧波治理問題。白熾燈被有電子鎮流器的現代燈具所替代;基于逆變器的發電形式(如光伏發電逆變器)被越來越多地使用;未來配電網在用戶、分布式發電和配電網及其運行方面發生的根本性變化,都是諧波畸變的潛在來源。諧波畸變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非線性阻抗產生的低頻畸變、開關設備投切產生的畸變、短路功率的影響、頻率的變化以及新型設備產生的高頻畸變的影響越來越大等六個方面。
關于設備的諧波問題,典型的現代電子設備產生的諧波頻率較高,為使設備不受諧波影響,其諧波測量的方法和測量精度以及諧波建模和網絡諧波測量的結果及案例研究等都需要進行研究。額定電流小于16A的設備在按照A、B、C、D四級分類的基礎上,要考察設備的市場滲透力、使用的同時率、產生的各種諧波畸變以及其使用的時間等。其中A類包括平衡三相設備、白熾燈調光器、音響設備以及一切未被分類為B、C或D類的設備,B類為便攜式工具、非專業的弧焊設備等,C類為照明設備,D類包括個人計算機和個人計算機監視器、電視接收機。對于這些設備的總諧波畸變的考察后,可通過無功率因數校正、無源功率因數校正、有源功率因數校正三種方式解決。
【上一個】 配電網的諧波及其測量 | 【下一個】 TSF 專業節能無源動態電容濾波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