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提速換擋”引發投資熱
日前,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召開2014年工作會議,會議中提出今年完成投資電網3815億元,并著力解決特高壓和配電網兩大問題。
未來的智能電網,是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能源互聯網”。有業內人士指出,智能電網是承載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平臺,對第三次工業革命具有全局性的推動作用。
考慮到我國發電、用電狀況,特高壓電網能夠實現遠距離運輸,改善中東部的環境壓力。國家電網提出將以構建“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為目標,力爭2020年建成“五縱五橫”特高壓交流網架和2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具備4.5億千瓦電力大范圍配置能力,滿足5.5億千瓦清潔能源送出和消納需要。
截至目前,我國特高壓電網已完成3條、在建4條。預計今年電網投資額將增長12.9%左右,其中用于特高壓和配電網的投資將會較大增幅,特高壓交流和智能配電網的建設將會進入一個加速階段。
智能電網“提速換擋”引發投資熱
目前節能環保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智能電網建設所引發的能源變革有望在根源上解決我國目前遇到的環境問題。2011年至2015年,我國智能電網迎來全面發展時期。在此之下,涉及智能電網概念的相關公司也有望迎來業績的大幅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建議從五個角度來挑選最受益于智能電網建設的公司:
第一,二次設備比重。上市公司現有收入中二次設備比重越高,受智能電網拉動效果越明顯。
第二,進入壁壘。產品進入壁壘越高,產能過剩問題發生的概率就越小。
第三,電網投資緊迫程度。從驅動因素的優先順序來看,新能源發展的考慮優于節能,節能的考慮優于電網安全。
第四,電網認可程度。是否曾經進入過電網市場,電網公司對上市公司技術和穩定性的認可怎樣,直接決定了該上市公司未來的市場份額。
第五,對原業務的沖擊。對一個上市公司來講,若新產品的銷售以犧牲了原有業務的收入為代價,這樣就不能充分受益于新技術的誕生。
【上一個】 淺談保護企業網絡信息安全常用措施 | 【下一個】 堅強智能電網:統一電力市場的高效配置平臺 |
^ 智能電網“提速換擋”引發投資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