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發展綱要出臺 2015年收入將超3500億
工程部于24日在官網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業內人士認為,此《綱要》是繼國務院2000年18號文(《國務院關于印發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出臺之后的又一重磅文件。
集成電路又稱芯片,被喻為工業生產的“心臟”。由于起步較晚,在全球市場格局中,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以當“配角”入門。逐年加大的外部競爭也許是《綱要》出臺的最重要原因。
在“棱鏡門”事件爆發后,各國對于信息安全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我國掀起“去IOE”浪潮的背景下,集成電路國產化尤為引人關注。
工業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在解讀中指出,“向以集成電路和軟件為核心的價值鏈核心環節發展,既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內部動力,也是市場激烈競爭的外部壓力。”他表示,我國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產業規模達到12.4萬億元,生產了14.6億部手機、3.4億臺計算機、1.3億臺彩電,但主要以整機制造為主,由于以集成電路和軟件為核心的價值鏈核心環節缺失,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為4.5%,低于工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
【上一個】 逆變器在微電網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 【下一個】 2015年河南省南陽市將建成20余座電動汽車充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