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供電:推進電能替代 打造綠色城市
國網新昌縣供電公司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節能減排工作,落實‘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發展戰略,大力推動電窯爐、電鍋爐、熱泵、電蓄冷、電采暖等電能替代工作。到10月31日至,已累計完成改造項目5項,累計增售電量1700萬千瓦時,減少標煤6500余噸,減少CO2排放 17500噸,減少煙塵排放126噸,有力地改善了當地的空氣質量和生活環境,為打造綠色新昌作出了貢獻。
為確保電能替代工作順利開展,新昌縣供電公司成立了電能替代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同時明確了公司近幾年電能替代指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平時,落實專人主動加強與政府經信部門的溝通,盡早掌握有關電能替代項目。同時,公司客戶經理利用業務查勘、用電檢查、走訪的機會,對電力用戶進行摸排,對有潛力的用戶開具優化用電建議書。對實施電能替代改造的客戶,我公司開通綠色通道,,縮短業擴報裝時限,指定專人,跟蹤服務,以使客戶工程能盡快投產。
浙江新昌縣通用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輪軸、軸承毛坯及鑄件的企業,由二臺(1臺10噸,1臺7噸)沖天熔爐進行熔鐵澆鑄,采用焦炭燃燒加熱熔鐵。一天需耗焦炭10多噸,一年需耗焦炭5000多噸。排放出的大量煙氣和粉塵,對工廠和周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社會反響強烈。對此,自去年上半年以來國網新昌縣供電公司多次上門為該企業實施中頻電爐替代沖天熔爐的煤改電方案出謀劃策。
該煤改電項目采用4臺4噸中頻爐,每臺用電容量2500kW,代替原來的燃煤沖天爐。用電量大增,配套電源必須全面改造,新昌縣供電公司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通過調配供電負荷布局為該企業新裝2臺3150kVA變壓器,保障了技改項目的用電所需。因中頻爐在開爐過程中,會產生高次諧波,影響電能質量,供電部門通過技術攻關實施了同步諧波治理。
在國網浙江新昌縣供電公司的幫助下該企業的煤改電項目于去年12月順利投產。投產運行后,增效減排立桿見影。年減少焦炭使用5000多噸,折算減少CO2排放13000噸,減少SO2排放60噸,減少煙塵排放95噸,空氣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控制。中頻爐用電主要采用晚上10點到早上8:00點的谷電,年節省開支100余萬元。
【上一個】 電力行業:輸配電價獨立核算,新電改從深圳啟動 | 【下一個】 智能電網建設成我國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