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無功就地補償—不可輕視的巨大資源
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能源供給不足,能源問題成為制約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瓶頸,突出表現為電力供需嚴重失衡。全國有 26 個缺電省份,電力供需形勢極其嚴峻。遺憾的是, 我國電力工業向來重視有功負荷、有功電量,輕視無功負荷和無功電量。接下來我們介紹動態無功補償:
1.什么是無功補償
電網中的電力負荷如電動機、變壓器等,大部分屬于感性負荷,在運行過程中需向這些設備提供相應的無功功率。在電網中安裝并聯電容器等動態無功補償設備以后,可以提供感性電抗所消耗的無功功率,減少了電網電源向感性負荷提供、由線路輸送的無功功率,由于減少了無功功率在電網中的流動,因此可以降低線路和變壓器因輸送無功功率造成的電能損耗,這就是動態無功補償。
2.為什么要進行動態無功就地補償
功率因數是指電力網中線路的視在功率供給有功功率的消耗所占百分數。在電力網的運行中,我們所希望的是功率因數越大越好,如能做到這一點,則電路中的視在功率將大部分用來供給有功功率,以減少無功功率的消耗。用戶功率因數的高低,對于電力系統發、供、用電設備的充分利用,有著顯著的影響。適當提高用戶的功率因數,不但可以充分的發揮發、供電設備的生產能力、減少線路損失、改善電壓質量,而且可以提高用戶用電設備的工作效率和為用戶本身節約電能。因此,對于全國廣大供電企業、特別是對現階段全國性的一些改造后的農村電網來說,若能有效的搞好低壓補償,不但可以減輕上一級電網補償的壓力,改善提高用戶功率因數,而且能夠有效地降低電能損失,減少用戶電費。其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都會是非常顯著的。
3.推廣無功就地補償的意義
一方面是由于長期缺電,滿足有功需要都來不及,顧不上無功問題;二是由于認識上的偏差,認為有功電量才是用能源換來的,而無功不是能源;三是認為無功數量不大,或者說只有工業企業有無功,而居民生活用電沒有無功問題。四是一些企業和居民對無功補償的概念不太了解而被忽視,讓無功能源白白的浪費,這些不知給電力部門造成多么大的損失和能源浪費。研究表明,由于無功負荷大,功率因數偏低會造成大量有功電能損耗,多消耗無功就會相應地多消耗有功。無功負荷大,功率因數偏低,如果不能就地補償,就使配電、輸電和發電設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降低發、輸電的能力,損失極大,值得注意。
由此可見,動態無功補償節能技術可以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電力系統和用電企業若采用此技術,也必將獲得良好的收益。
【上一個】 SVC靜態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 【下一個】 配電網絡無功補償的實踐與探索 |